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发布于 2025/06/26 15:08
发布于 2025/06/26 15:08
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干预、手术止血、输血治疗、子宫按摩及产道修复等方式处理。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因产程过长、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拉伸。表现为宫底触诊松软、阴道流血呈暗红色。可注射缩宫素加强宫缩,配合子宫底按摩。严重者需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米索前列醇等药物。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引起出血。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会导致鲜红色血液持续涌出。处理包括人工剥离胎盘、刮宫术清除残留组织,必要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完全性胎盘植入可能需子宫切除术。
急产、巨大儿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宫颈裂伤、阴道壁血肿或会阴严重撕裂。出血特点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血液。需在充分照明下逐层缝合裂伤,深部血肿需切开引流。严重者需结扎髂内动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可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渗血、血不凝。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同时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原发病治疗是关键。
罕见但危急,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宫底加压导致子宫内陷。典型表现为突发休克、下腹剧痛伴盆底肿块。需立即手法复位,失败时行经腹手术复位。配合使用硝酸甘油松弛宫颈环。
产后出血预防重于治疗,产前需筛查高危因素,产时规范处理第三产程。出血发生后应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恢复期加强铁剂补充,推荐进食动物肝脏、红肉等富铁食物,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康复。哺乳期避免剧烈运动,发现异常出血及时复诊。
上一篇 : 夏季产妇的待产包清单
下一篇 : 产后出血350毫升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