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手术后需要注意创面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药物使用及定期复查。EMR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主要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或癌前病变的治疗,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恢复效果。
1、创面护理
术后24小时内禁食禁水,避免刺激创面。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高。
2、饮食调整
术后1-3天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3-7天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如粥、烂面条。避免辛辣、坚硬、过热食物及酒精饮料2周以上。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羹促进黏膜修复。
3、活动限制
术后3天内卧床休息,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2周内禁止驾驶、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腹部减轻震动。
4、药物使用
严格遵医嘱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促进创面愈合。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6个月及12个月再次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每3个月随访,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EMR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影响胃肠功能。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原则,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术后2周内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或38.5℃以上发热需急诊处理。长期避免腌制、烧烤等可能致癌食物,建立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习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