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采取规范的处理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简称RICE原则,以减轻疼痛和促进恢复。同时根据受伤程度,适当使用药物和康复训练有助于进一步加速愈合。
1、初步护理:RICE原则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典型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发生扭伤后,第一时间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
① 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伤处,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②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裹踝关节,保持适度压力,但避免过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③ 抬高患肢:将脚踝置于高于心脏的水平,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2、药物及外用处理
如果扭伤处疼痛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炎症。还可使用抗炎镇痛膏药如扶他林软膏涂抹于患处,进一步消肿止痛。避免自行使用局部按摩或热敷,因早期热敷可能加重出血和肿胀。
3、康复训练
在急性期症状缓解后,为恢复踝关节活动度及力量需进行适度康复训练。例如,轻微脚尖站立训练增强韧带力量,或者脚踝环绕运动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中后期可通过弹力带拉伸等练习增强踝关节稳定性。但对于严重扭伤如明显活动障碍或怀疑韧带撕裂,建议立即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踝关节扭伤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或反复扭伤,因此规范的护理和康复至关重要。如未能缓解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早就医,遵循医生指导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确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