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医学检查可以筛查或确诊癌症,常见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和组织活检。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建议根据年龄、家族史和症状选择合适的筛查项目。
1、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无创癌症筛查手段,包括X光、CT、MRI和超声等。X光常用于肺部肿瘤筛查,CT可精确显示身体各部位肿瘤,MRI对软组织肿瘤分辨率高,超声适用于甲状腺、乳腺等浅表器官检查。这些方法可发现异常肿块,但无法确诊是否为癌症。
2、实验室检测通过分析血液、尿液等样本寻找癌症标志物。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有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癌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癌胚抗原CEA用于消化道肿瘤监测。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提示癌症,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3、组织活检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医生通过内镜、穿刺或手术获取可疑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常见活检方式包括胃镜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病理学检查可确定肿瘤类型、分期和分级,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基因检测有助于评估癌症风险。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相关,APC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有关。通过血液或唾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可评估遗传性癌症风险,指导预防和早期筛查。
定期体检是发现早期癌症的有效方式。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防癌体检,包括胸部X光、腹部超声、肿瘤标志物等项目。有家族史或症状者需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结肠镜筛查结直肠癌。
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显著提高生存率。出现异常症状如长期咳嗽、体重下降、便血等应及时就医,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防癌,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运动,降低癌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