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后脓肿主要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常见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加剧、颈部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进食呛咳以及全身性感染反应。
1、咽部疼痛:
咽后脓肿早期最突出的症状是咽部剧烈疼痛,疼痛常向耳部放射,在吞咽或头部转动时明显加重。患者可能因疼痛拒绝进食,婴幼儿表现为哭闹拒食。疼痛程度与脓肿大小及炎症范围相关。
2、吞咽困难:
随着脓肿增大压迫咽腔,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轻者仅感咽部梗阻感,重者完全无法吞咽唾液导致流涎。婴幼儿可能出现哺乳中断、呛奶等症状,需警惕误吸风险。
3、发热反应:
多数患者伴有38℃以上高热,儿童体温可达40℃。发热多呈持续性,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4、颈部活动受限:
脓肿扩散至颈部间隙时,患者头部常保持固定前倾位,转动颈部会引发剧痛。触摸颈部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发热。严重者出现颈静脉怒张等压迫症状。
5、呼吸困难:
巨大脓肿可能阻塞喉部气道,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音及三凹征。婴幼儿因气道狭窄更易发生窒息,需紧急处理。部分患者夜间症状加重,与体位变化有关。
咽后脓肿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呼吸困难。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蛋羹等,忌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注意观察呼吸频率与节律,出现气促、口唇发绀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颈部轻柔伸展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咽后脓肿可能引发喉梗阻、纵隔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及颈动脉破裂等并发症。
1、喉梗阻咽后脓肿压迫气道可能导致喉梗阻,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音及发绀。脓肿体积增大会迅速阻塞呼吸道,需紧急切开引流或气管切开。喉镜检查可见喉部水肿及脓液积聚,严重时可导致窒息。
2、纵隔感染脓肿向下扩散可引发纵隔感染,出现胸骨后疼痛、高热及休克。CT检查显示纵隔增宽伴液气平面,需联合抗生素和外科引流治疗。感染可能累及心包或大血管,导致脓毒性休克。
3、败血症细菌经脓肿侵入血液可引起败血症,表现为寒战、持续高热及多器官衰竭。血培养常见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未及时治疗可诱发感染性心肌炎或肾衰竭。
4、脑膜炎感染经咽静脉丛逆行至颅内可能引发脑膜炎,出现剧烈头痛、颈强直及意识障碍。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需使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
5、颈动脉破裂脓肿侵蚀颈动脉壁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表现为突发颈部肿胀和呕血。血管造影可定位破裂点,需紧急血管介入或外科结扎。既往有颈部放疗史者风险更高。
咽后脓肿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以减轻气道压迫,避免剧烈咳嗽或颈部过度活动。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减少黏膜刺激,如米汤、藕粉等。密切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出现喘鸣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定期复查颈部CT评估感染控制情况,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