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在反复发炎、影响呼吸或存在肿瘤等情况下建议切除。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扁桃体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肿瘤以及免疫相关疾病。
1、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连续两年每年发作5次以上,且伴随发热、咽痛等症状时,可能需手术切除。慢性炎症会导致扁桃体隐窝内细菌滋生,形成病灶感染,可能诱发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可减少感染复发。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或成人因扁桃体过度肥大导致上气道阻塞,出现夜间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时需考虑切除。肥大扁桃体会挤压咽腔空间,影响通气功能,长期缺氧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后果。
3、扁桃体周围脓肿脓肿反复发作或经穿刺引流后仍复发者建议手术。脓肿可能扩散至颈部或纵隔,引发败血症等危险情况。急性期需先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再行切除术。
4、扁桃体肿瘤确诊为扁桃体淋巴瘤、鳞状细胞癌等恶性肿瘤时需完整切除。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若生长迅速或影响功能也需手术。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放化疗。
5、免疫相关疾病少数因扁桃体作为病灶导致银屑病、IgA肾病等免疫性疾病时,切除可能改善病情。需严格评估免疫状态,术后需监测抗体水平变化。
术后需注意流质饮食3-5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以防出血。儿童患者家长应监测体温和进食量,出现持续高热或呕吐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含服低温食物缓解疼痛,如冰激凌或冷藏酸奶。长期来看,扁桃体切除不会显著影响免疫功能,但需加强呼吸道防护减少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