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和瘀斑。症状严重程度与骨折类型和损伤机制有关。
骨折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锐痛,按压或活动患指时疼痛加剧。疼痛源于骨膜撕裂和周围软组织损伤,可能伴随神经末梢刺激。疼痛程度与骨折移位程度相关,完全性骨折疼痛更为剧烈。
损伤后2-3小时内出现进行性肿胀,由骨折端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导致。肿胀范围可延伸至手背及腕部,皮肤紧绷发亮。严重肿胀可能压迫血管神经,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折端移位时可出现掌骨头凹陷、手指短缩或旋转畸形。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可能呈现"拳击手骨折"特征性畸形。近节指骨骨折可能导致手指成角畸形,影响整体手部轮廓。
患指主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握拳功能丧失。由于疼痛和力学结构破坏,患者常呈保护性姿势。掌指关节稳定性测试时可能出现异常活动或骨擦感,但需专业人员操作避免二次损伤。
损伤后24-48小时出现紫红色瘀斑,由骨折端出血渗透至皮下所致。瘀斑可能沿组织间隙向远端扩散,颜色随时间由红紫渐变为青黄。伴有皮肤破损时需警惕开放性骨折风险。
骨折初期应制动患肢并冰敷消肿,使用三角巾悬吊减少肿胀。恢复期逐步进行手指屈伸、对掌等康复训练,配合握力球锻炼肌力。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多食用乳制品、鱼类及深绿色蔬菜。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若出现持续剧痛、感觉异常或伤口渗液需及时就医。
第三掌骨骨折愈合一般需要4-6周,实际时间受到骨折类型、固定方式、年龄、营养状况、康复锻炼等因素的影响。
1、骨折类型线性无移位骨折愈合较快,通常4周左右可形成骨痂。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时,愈合时间可能延长至6-8周。关节内骨折需更长时间恢复关节面平整度。
2、固定方式石膏固定需维持4-6周直至临床愈合。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者可早期活动,但完全骨性愈合仍需6周。外固定支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愈合周期可能超过8周。
3、年龄因素儿童骨折愈合速度较快,3-4周即可恢复。中青年患者通常需要标准愈合周期。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和血供减少,愈合时间可能延长1-2周。
4、营养状况蛋白质和钙摄入不足会影响骨痂形成。维生素D缺乏可能延迟愈合。吸烟会破坏局部微循环,显著延长愈合时间。
5、康复锻炼拆除固定后循序渐进进行抓握训练,可促进功能恢复。过早负重可能造成二次骨折。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愈合进程。
骨折愈合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乳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避免患肢负重或剧烈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康复期可进行手指屈伸练习,配合热敷缓解僵硬感。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肿胀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