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两月不愈合可能与营养不良、固定不当、感染、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骨折延迟愈合通常表现为局部持续疼痛、异常活动、肿胀等症状。
1、营养不良:钙、维生素D或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骨痂形成。建议增加牛奶、鱼类、蛋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碳酸钙、骨化三醇、复方氨基酸等药物。
2、固定不当:石膏松动或内固定失效导致骨折端微动。需重新评估制动装置稳定性,可能需更换外固定或调整内固定器材,同时避免患肢过早负重。
3、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感染会破坏成骨环境。可能与清创不彻底、免疫力低下有关,常伴红肿热痛症状。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引流清创。
4、基础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会延缓愈合。可能与代谢异常、血管病变有关,表现为血糖控制不佳或骨密度降低。需控制原发病,配合使用降糖药或抗骨质疏松药物。
建议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保持均衡饮食并戒烟限酒,避免患处过早承重或剧烈活动,若6个月仍未愈合需考虑植骨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