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常用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改善心肌供血、减轻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氯吡格雷片可阻断ADP受体,常与阿司匹林联用于支架术后患者。替格瑞洛片起效更快,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紧急处理。使用期间需监测出血倾向,胃肠溃疡患者慎用。
2、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瑞舒伐他汀钙片降脂效果更强,适合高危患者。辛伐他汀片需夜间服用以匹配胆固醇合成节律。可能出现肌痛或肝功能异常,需定期检测肌酸激酶和转氨酶。
3、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绞痛症状。比索洛尔片对β1受体选择性更高,支气管痉挛风险较低。卡维地洛片兼具α受体阻断作用,适合合并心力衰竭者。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率,避免突然停药诱发反跳现象。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雷米普利片作用持续时间长,每日一次即可维持效果。依那普利片需注意首剂低血压反应。干咳是常见不良反应,可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代。
5、硝酸酯类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起效。长期使用需保持8小时无药期以避免耐药性。服药后可能出现头痛、面部潮红等血管扩张反应。
冠心病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运动负荷试验。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