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畸形愈合、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骨折未处理的后果主要有局部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慢性疼痛、血管神经损伤。
1、局部感染:
开放性骨折未清创包扎时,创面暴露易被细菌侵入,导致骨髓炎或软组织化脓。表现为红肿热痛加剧、脓性分泌物,需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和创面处理。
2、关节僵硬:
长期固定不动会导致关节囊粘连及韧带挛缩,尤其肘关节和膝关节最易发生。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需通过渐进式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3、肌肉萎缩:
患肢制动超过3周会引起肌肉蛋白质分解,出现肌纤维横截面积缩小。表现为患肢周径较健侧减少2厘米以上,需进行电刺激治疗和抗阻力训练。
4、慢性疼痛:
错位愈合的骨折端可能持续刺激周围神经,产生顽固性疼痛。常见于肋骨和椎体骨折,需采用神经阻滞或镇痛药物控制症状。
5、血管神经损伤:
移位骨片可能压迫邻近血管神经,如肱骨骨折易伤及桡神经。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脉搏减弱,需手术探查解除压迫。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并立即就医,恢复期需保证每日摄入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清、乳清蛋白等促进骨痂形成。伤后2周起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4周后逐步增加被动关节活动,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开始负重练习。注意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每日晒太阳20分钟有助于钙质吸收。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骨折愈合速度。
蛀牙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颌骨感染等严重口腔问题。
蛀牙初期仅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点或浅龋,此时细菌侵蚀牙釉质但未伤及牙本质。若未及时充填治疗,龋坏会向深层发展导致牙本质敏感,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出现短暂刺痛。当龋洞深入牙髓腔会引起自发性剧痛,夜间加重,形成不可逆性牙髓炎。继续发展可能引发根尖周脓肿,表现为咬合痛、牙龈肿胀化脓,严重者出现面部蜂窝织炎伴发热。长期慢性炎症还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影响邻牙健康。儿童乳牙龋坏可能阻碍恒牙正常萌出。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尽早治疗,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并正确使用牙线清洁牙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