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甲沟炎肿了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切开引流、拔甲等方式治疗。婴儿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嵌甲、免疫低下、遗传等因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用干净棉签吸干水分,保持甲周皮肤干燥。可配合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有助于减轻红肿。家长需注意修剪婴儿指甲时避免过短或留有毛刺。
2、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涂抹前需清洁患处,薄层均匀覆盖红肿区域。若出现皮肤破溃,应避免直接涂抹药膏。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3、口服药物对于感染较重者,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红霉素肠溶片等口服抗生素。服药期间家长需监测婴儿体温及精神状态,按疗程完整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4、切开引流当形成甲周脓肿时,需由医生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开排脓。术后需每日换药,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家长应注意防止婴儿抓挠伤口,观察敷料有无渗液或脱落。
5、拔甲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或严重嵌甲情况,可能需部分或完全拔除病甲。术后需包扎保护甲床,新甲生长周期较长。家长应定期带婴儿复查,确保甲床恢复正常。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袜子和连脚衣,避免挤压脚趾。定期用婴儿专用指甲钳圆弧形修剪指甲,不可过短。哺乳期母亲需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若发现婴儿频繁啃咬手指或脚趾,应及时制止并寻找原因。出现甲周红肿持续加重、化脓、发热等情况时须立即就医。
甲沟炎指甲扎进肉里可通过修剪嵌甲、药物治疗、手术拔甲等方式处理。
甲沟炎指甲扎进肉里通常与指甲修剪过短、穿鞋过紧、外伤等因素有关,可能伴随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早期可尝试用温水浸泡软化指甲,使用消毒后的工具轻柔分离并修剪嵌入部分。若局部出现感染,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口服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对于反复发作或严重嵌甲,需由医生评估后进行部分或全甲拔除手术,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继发感染。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指甲修剪过深,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