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单位是衡量胰岛素生物活性的国际标准计量单位,通常以IU国际单位表示,用于标示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
胰岛素的单位计算基于其降血糖的生物效应。1单位胰岛素相当于能使2.78毫摩尔每升的血糖浓度下降的标准生物活性量。临床常用的胰岛素制剂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等均以此标准标注剂量。不同剂型的胰岛素单位浓度可能不同,例如笔芯装通常为100单位每毫升,而部分预混胰岛素可能为40单位每毫升。单位换算需严格遵循医嘱,注射前需核对剂型与刻度。胰岛素单位与体积并非简单对应关系,例如U-40与U-100胰岛素每毫升所含单位数不同,使用错误规格的注射器可能导致剂量误差。
使用胰岛素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已开封的可室温存放但需在指定期限内用完。注射部位应轮换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若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并检测血糖。建议患者接受规范化糖尿病教育,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剂量计算及应急处理方法。
长期打胰岛素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危害,但可能因个体差异或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规范使用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胰岛素治疗需配合血糖监测,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注射部位应定期轮换,防止脂肪增生或萎缩。使用胰岛素笔或泵时需注意清洁消毒,降低感染概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瘙痒等局部反应,通常可自行缓解。
少数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出现胰岛素抗体,影响药效发挥。极个别情况下会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胰岛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老年患者尤其需注意防范。体重增加多见于胰岛素剂量较大且饮食控制不佳者,可通过调整饮食运动改善。
建议定期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方案。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进食含糖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储存胰岛素时注意避光防冻,开封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