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干咳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空气湿润、服用止咳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
小儿干咳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或细菌刺激咽喉黏膜,引发干咳反射,可表现为夜间加重或运动后加剧。过敏反应常见于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伴随打喷嚏或眼痒。胃食管反流因胃酸刺激咽喉导致干咳,多发生于餐后或平卧时。调整饮食需避免辛辣、过甜或过咸食物,适当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咽喉刺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减少气道干燥,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均有帮助。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需遵医嘱使用,针对无痰干咳效果较好。雾化治疗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生理盐水,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减轻炎症反应。
日常注意避免接触冷空气或烟雾刺激,过敏患儿需定期清洗床品并减少毛绒玩具接触。
三岁宝宝流鼻涕可通过热敷鼻部、生理盐水冲洗、调整室内湿度、饮用温水、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流鼻涕可能与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异物、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1、热敷鼻部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鼻梁处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热蒸汽能促进鼻腔血管扩张,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适合感冒初期清水样鼻涕,若出现脓涕或发热需停止热敷。
2、生理盐水冲洗使用儿童专用生理性海盐水鼻喷剂,每次每侧鼻孔喷1-2下,每日3-4次。冲洗可稀释黏稠鼻涕,清除过敏原和病原体。操作时让宝宝稍低头,喷头对准鼻腔外侧壁,避免直喷鼻中隔。冲洗后及时擦干面部防止皮肤刺激。
3、调整室内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干燥空气会加重鼻黏膜干燥出血,湿化空气有助于纤毛摆动排出分泌物。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但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宝宝。
4、饮用温水少量多次饮用35-38℃温开水,每日总量不超过800毫升。温水能促进新陈代谢,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可加入少量苹果汁调味,但避免蜂蜜、糖分过高饮品。合并咳嗽时可饮用梨汤或白萝卜汤。
5、遵医嘱用药细菌性感染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过敏性鼻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鼻塞严重时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所有药物需严格按儿科医生指导使用。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鼻涕性状变化,清涕转为黄绿色脓涕或持续超过10天应及时就诊。避免用力擤鼻导致中耳炎,教会宝宝用纸巾轻按鼻孔吸除分泌物。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保证每日12小时睡眠,暂停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耳痛、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