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减肥 需警惕的9个误区

发布于 2011-12-07 17:29

  减肥多吃果蔬,既能保证纤维量的摄取,又能有饱腹感。可并不是多吃果蔬就可以达到营养需求的,关键在于人们吃的时候总会存在一些错误的方法,导致营养素无法有效吸收,你也存在这些误区吗?

  1.久存蔬菜

  上班族通常喜欢一周做一次大采购,把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在家里慢慢吃,这样虽然节省时间、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状况下(20℃)每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高达 84%。

  因此,应该尽量减少蔬菜的储藏时间。如果储藏也应该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2.丢掉含维生素最多的部分

  人们的一些习惯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响蔬菜中营养素的含量。

  例如,有人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实际上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

  再比如,做饺子馅的时候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也会损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的方法,饺子馅就没那么多汤了。

  3.小火炒菜

  维生素C、B1都怕热。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焖,应该用旺火炒。

  再有,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保存。

  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比如黄瓜、番茄等等。

  4.菜做好了不马上吃

  很多人喜欢做好了饭菜后放在锅里温着或者放在保温桶里面,等上一段时间再吃。

  这样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试想,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因为没有立刻吃而使饭菜变得毫无营养,该多可惜啊。

  5.吃菜不喝汤

  炒菜时,蔬菜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都溶解在菜汤里了,不喝多可惜。

  6.先切菜后洗菜

  食堂的大师傅经常为了省事儿,先切菜再放在一起冲洗一下。

  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样做也会令大量的维生素白白流到了水中。

  7.偏爱吃炒菜

  很多减肥的人相信肉菜一起炒可以降低脂肪的摄入,其实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

  8.吃素不吃荤

  时下素食者越来越多,尽管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但是一味吃素也不对:

  一是人每天必须要从肉里摄入一定量胆固醇,适量的胆固醇还有利于防癌。

  二是单纯吃素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引起消化道肿瘤。

  三是维生素B2摄入不足。

  四是由于蔬菜中普遍缺乏锌,因此,素食者也容易严重缺锌。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搭配着吃。既可以取得素食的效果,也可以避免素食对身体的损害。

  9.生吃蔬菜不洗干净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小习惯都会造成营养素的丢失,只有平时注意一些错误的饮食方式,对我们的健康瘦身都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蔬菜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各种农药和寄生细菌的残留,因此生吃蔬菜最好洗干净、去皮。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