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可以进行全身麻醉,但需由麻醉医生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个体化方案。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麻醉药物代谢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对于病情稳定且未累及呼吸肌的患者,全身麻醉相对安全。麻醉医生会优先选择短效肌松药如琥珀胆碱,避免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术中需密切监测肌松程度,采用外周神经刺激仪指导用药。术后建议保留气管插管至肌力完全恢复,预防呼吸衰竭。术前使用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降低麻醉风险。
当患者合并胸腺瘤、近期肌无力危象发作或存在严重延髓麻痹时,全身麻醉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可能需调整麻醉方案,采用区域阻滞复合镇静或避免使用肌松药。术后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持续监测,备好胆碱酯酶抑制剂和新斯的明注射液等急救药物。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建议在病情最佳控制期进行手术。
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前后,应维持规律服用溴吡斯的明片等基础药物。术前需完善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术后早期进行床旁呼吸康复训练。建议选择具备神经肌肉疾病麻醉经验的医疗团队实施手术,术中可采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麻醉深度。患者及家属需充分了解麻醉相关风险,签署特殊知情同意书。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会出现晨重暮轻的症状,表现为早晨肌无力症状较重,傍晚有所减轻。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胸腺异常、自身抗体产生等因素有关。
重症肌无力患者晨起时症状加重与夜间睡眠期间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进一步受损有关。睡眠时肌肉处于松弛状态,神经冲动传递减少,导致乙酰胆碱受体敏感性下降。晨起后短时间内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出现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四肢乏力等症状。随着日间活动增加,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逐渐增多,症状可暂时缓解。
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不出现典型晨重暮轻现象,这与疾病严重程度、受累肌群分布及个体差异有关。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晨重暮轻表现较明显,而单纯眼肌型患者可能症状波动较小。某些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药物作用随时间减弱也可能影响症状波动规律。
重症肌无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宜选择易咀嚼吞咽的软食,分次少量进食。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肌无力的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考虑胸腺切除术或免疫调节治疗。出现呼吸困难等危象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