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彩超一般能看出部分胎儿畸形,但受限于分辨率和技术原理,无法检出所有结构异常。胎儿畸形的筛查需结合系统超声、无创DNA检测等综合评估。
普通彩超作为基础产前检查手段,可识别明显的结构异常如无脑儿、严重脊柱裂、重大肢体缺失等。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反射成像,对胎儿颅脑、心脏、四肢等大器官进行形态学观察。孕18-24周是筛查关键期,此时胎儿器官发育基本完成且羊水量适中,图像清晰度较高。对于唇裂、多指等体表畸形,以及部分内脏器官的细微结构异常,普通彩超检出率会显著降低。
某些复杂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细微分型、小脑蚓部发育不全等,需依赖高分辨率的三维/四维彩超或胎儿心脏专项检查。染色体异常相关的软指标如颈项透明层增厚、鼻骨缺失等,也需要更精密的测量设备。孕早期11-13周的NT检查、孕中期20-24周的系统排畸超声,其检测标准和设备参数均与普通彩超存在差异。
建议孕妇按时完成产前超声分级检查,普通彩超异常时需进一步做针对性诊断。孕期中避免接触致畸因素,合理补充叶酸等营养素。若发现胎儿畸形征兆,应及时咨询产前诊断中心,由专业医师评估后续处理方案。
膀胱炎通过B超一般能查出来。B超检查可以观察到膀胱壁增厚、膀胱内异常回声等间接征象,结合尿常规等检查可辅助诊断。但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尿液分析和细菌培养等综合判断。
B超检查对膀胱炎的诊断主要通过间接征象提示。急性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厚度超过3毫米,黏膜层回声增强。膀胱内可见絮状或点状回声漂浮,提示可能存在脓尿或脱落细胞。部分患者膀胱容量减小,排尿后残余尿量增多。慢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壁可能呈现不规则增厚,黏膜表面粗糙,严重者可见小梁形成或憩室。部分特殊类型膀胱炎如间质性膀胱炎,B超可能显示膀胱壁多层结构改变或局部僵硬。
少数情况下B超检查可能出现假阴性。早期轻度膀胱炎患者膀胱壁改变不明显时,B超可能无法检出异常。某些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性膀胱炎,早期仅表现为黏膜轻微充血,B超敏感性较低。部分患者膀胱过度充盈可能暂时掩盖膀胱壁增厚表现。膀胱镜检查能更直观观察黏膜病变,但对单纯性膀胱炎通常不作为首选。
建议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检查前1小时饮水500毫升保持膀胱适度充盈,但避免过度充盈影响观察效果。检查时需配合医生变换体位以便全面观察膀胱各壁。确诊膀胱炎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发展为慢性炎症或上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