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胰腺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整、补液支持、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胰腺炎可能与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胆囊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消旋山莨菪碱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头孢曲松钠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消旋山莨菪碱片可缓解胆绞痛,熊去氧胆酸胶囊有助于溶解胆固醇结石。胰腺炎患者需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等药物。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山莨菪碱缓解腹痛。
2、手术治疗胆囊炎合并化脓、穿孔或反复发作时需行胆囊切除术,术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胰腺炎出现坏死感染或脓肿时可能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引流术。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时可能需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3、饮食调整急性期需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慢性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限制酒精摄入。可适量补充中链甘油三酯以减少胰腺负担。
4、补液支持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大量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必要时使用白蛋白扩容。胆囊炎伴发热或呕吐时也需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防止脱水。
5、中医调理慢性胆囊炎可配合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疏肝利胆。胰腺炎恢复期可用大柴胡汤加减调理,辅以针灸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改善消化功能。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暴饮暴食。急性发作期应立即禁食并就医,慢性期定期复查超声或CT。注意观察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变化,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改变等需急诊处理。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避免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脂血糖,有助于预防复发。
胰腺炎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及并发症控制密切相关,轻症患者通常预后良好,重症患者可能遗留长期并发症。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规范治疗,症状可在1-2周内缓解,多数患者不会遗留胰腺功能障碍。早期禁食、胃肠减压配合静脉营养支持可减少胰腺分泌,静脉使用注射用乌司他丁、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能有效抑制胰酶活化。恢复期需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摄入,定期复查血清淀粉酶和影像学检查。
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可能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胰周感染等并发症,需通过超声内镜引流或坏死组织清除术干预。这类患者可能继发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需长期服用胰酶肠溶胶囊补充消化酶,合并糖尿病者还需胰岛素治疗。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胰腺炎,表现为反复腹痛、脂肪泻,需严格戒酒并控制血脂,必要时行胰管支架置入术改善引流。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终身管理,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20-30克,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建议每3-6个月监测血糖和粪便弹性蛋白酶,每年进行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评估病情。急性发作期应立即禁食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症状。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戒烟和限制咖啡因摄入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