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包括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多囊肾病终末期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快速恶化或不可逆损伤,需优先干预。
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肾功能数周内急剧下降为特征,可能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快速进展的少尿。需通过血浆置换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等免疫抑制治疗,部分患者需血液透析过渡。
2、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进展至终末期时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伴随严重水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及尿毒症症状。此时需规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配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纠正贫血,但肾移植是更优选择。
3、多囊肾病终末期多囊肾病终末期表现为双肾巨大囊肿压迫正常组织,常合并肝囊肿和颅内动脉瘤风险。肾功能丧失后需透析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穿刺减压,托伐普坦片可延缓囊肿增长但无法逆转病情。
4、狼疮性肾炎Ⅳ型狼疮性肾炎Ⅳ型为弥漫增生性病变,活动期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需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泼尼松片,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反应良好。
5、淀粉样变性肾病淀粉样变性肾病由错误折叠蛋白沉积导致,刚果红染色阳性,常累及心脏和神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可延缓进展,但多数患者在确诊后2-3年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所有严重肾病患者均需严格限制钠盐和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建议每周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终末期患者应提前规划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规律随访可延缓并发症发生。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蛋白质营养不良、高脂血症等。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尿液中丢失大量免疫球蛋白,同时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尿频尿急或局部红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
2、血栓栓塞低蛋白血症导致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肾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风险显著增加。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预防性抗凝治疗可选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
3、急性肾损伤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或使用肾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肾前性或肾性急性肾损伤。患者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加重、血肌酐升高。需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避免使用吲哚美辛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4、蛋白质营养不良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负氮平衡,患者出现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需给予优质蛋白饮食,按每公斤体重1-1.5克蛋白补充,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同时配合复方α-酮酸片减少氮质废物产生。
5、高脂血症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患者可能出现黄色瘤、早发心血管事件等。治疗需限制脂肪摄入,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或非诺贝特胶囊调节血脂,定期监测肝功能。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活动预防血栓形成,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利尿剂和免疫抑制剂用量。出现水肿突然加重、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