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髋部骨折多由骨质疏松和外伤引起,需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健康状况等因素选择个体化方案。
1、保守治疗适用于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牵引固定、止痛药物和卧床休息缓解症状,但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压疮、肺炎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内固定手术采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等器械固定骨折端。手术创伤较小,可早期活动,适合股骨颈基底部等稳定性骨折。术后需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3、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或严重粉碎性骨折,可选择半髋或全髋置换。能有效解决疼痛并恢复关节功能,术后次日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床活动。需预防假体脱位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4、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逐步过渡到床上坐起、站立平衡训练。2-6周后开始负重行走训练,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
5、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增加维生素D和钙剂改善骨密度。可适量食用牛奶、鱼肉、豆制品,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制剂。需控制钠盐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老年髋部骨折后应尽早干预,术后需长期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日常注意防跌倒措施,保持适度日照和低强度运动。定期骨密度检测,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及时复诊。家属需协助患者完成康复计划,营造安全的居家环境。
老年髋部骨折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髋关节功能障碍。高龄患者因长期卧床及手术创伤易引发多系统并发症,需综合防治。
1、肺部感染长期卧床导致肺部分泌物淤积,咳嗽反射减弱易引发坠积性肺炎。表现为发热、痰液黏稠、血氧下降。需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氨溴索等祛痰药物,严重时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2、深静脉血栓下肢活动受限使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小腿肿胀疼痛是典型症状,超声检查可确诊。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穿戴弹力袜,踝泵运动每日重复进行。
3、压疮骶尾部及足跟等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导致缺血性坏死。分为四期,初期可见皮肤红斑。使用气垫床每两小时变换体位,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严重溃烂需清创换药。
4、泌尿系统感染留置导尿管或排尿困难易引发膀胱炎。尿频尿急伴尿液浑浊是主要表现。多饮水保持尿量,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感染时服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
5、髋关节功能障碍骨折愈合不良或肌肉萎缩导致活动受限。表现为行走困难、关节僵硬。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物理治疗采用超短波照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
老年髋部骨折后需加强营养支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使用助行器防止跌倒。家属应协助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