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关节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镇痛、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手肘关节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重复劳损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急性期需立即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避免骨折端移动加重损伤。可使用前臂吊带减轻关节负重,固定时间通常需要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禁止强行活动患肢。
2、冷敷镇痛骨折48小时内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皮肤冻伤,禁止热敷或按摩。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辅助缓解。
3、药物治疗若伴随明显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治疗。开放性骨折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4、手法复位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需由骨科医生在麻醉下进行闭合复位。复位后需立即拍摄X线确认对位情况,成功后用石膏固定。常见并发症包括复位失败、血管神经损伤等,需密切观察手指血运和感觉。
5、手术修复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术后需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术后6-8周骨折初步愈合后可逐步增加负重训练。
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肘关节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避免暴力牵拉。饮食需增加牛奶、鱼类等富含钙质食物,戒烟限酒以促进骨骼愈合。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畸形等异常需及时复诊。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患肢减轻肿胀,注意保持石膏干燥清洁。
手肘鹰嘴骨疼痛可能与外伤、过度劳损、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尺神经炎等因素有关。鹰嘴骨是尺骨近端的骨性突起,参与肘关节屈伸活动,疼痛常因局部结构损伤或炎症反应引发。
1、外伤肘部直接撞击或跌倒时手掌撑地可能导致鹰嘴骨骨折、骨裂或周围软组织挫伤。急性损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瘀斑和活动受限,轻微骨裂可能仅出现隐痛。需通过X线或CT明确损伤程度,无移位骨折可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骨折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康复期可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
2、过度劳损长期重复屈肘动作如网球发球、搬运重物,易使鹰嘴滑囊反复摩擦引发无菌性炎症,称为鹰嘴滑囊炎。表现为骨突处囊性肿物伴压痛,屈肘时疼痛加剧。急性期需制动并冰敷,慢性期可穿刺抽液后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配合超声波治疗缓解粘连。
3、骨关节炎中老年人群因关节软骨退化,鹰嘴与肱骨滑车关节面磨损可产生骨赘,活动时出现摩擦感和晨僵。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质增生。轻症可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重症需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日常应避免提拉重物。
4、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结晶沉积在鹰嘴周围关节腔时引发剧烈红肿热痛,常在夜间突发,可能伴发热。血尿酸检测超过420μmol/L可确诊。急性期口服秋水仙碱片,缓解期用苯溴马隆片促进排泄。需严格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和海鲜摄入。
5、尺神经炎尺神经在鹰嘴后方的尺神经沟内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内侧和小指,伴手部肌肉萎缩和爪形手畸形。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早期可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卡压需行尺神经前置术。睡眠时避免肘关节长时间屈曲。
日常应注意肘关节保暖,避免单侧手臂长期负重。运动前充分热身,必要时佩戴护肘。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伴关节变形或夜间痛醒,需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烹饪时可多用食品加工器减少手肘劳损,电脑工作者建议每1小时活动肘关节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