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佩戴咬合垫、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磨牙可能与精神压力、咬合异常、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习惯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活动。白天有意识保持上下牙分离状态,避免紧咬牙关。咀嚼肌局部热敷可缓解肌肉紧张,建议使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面部10-15分钟。
2、佩戴咬合垫定制式咬合垫能隔离上下颌牙齿直接接触,防止牙齿过度磨损。软质咬合垫适用于轻度磨牙,硬质咬合垫适合重度磨牙伴关节不适者。
3、药物治疗肌肉松弛剂如盐酸替扎尼定片可缓解颌面部肌肉痉挛。伴有焦虑症状者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胃食管反流诱发磨牙需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识别并消除磨牙诱因,生物反馈训练提升对咬肌活动的感知控制能力。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配合腹式呼吸可降低整体紧张水平。
5、手术治疗严重牙齿磨损需进行全冠修复或贴面修复,颞下颌关节紊乱者可能需关节腔冲洗术。正畸治疗适用于明显咬合异常病例,通过矫正牙齿排列改善咬合关系。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刺激性饮食。每日进行下颌关节保健操,轻柔按摩咬肌区域。若晨起出现头痛或牙痛,应及时就诊口腔科评估牙齿磨损程度。长期磨牙患者每半年需进行口腔检查,监测牙釉质及颞下颌关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