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伟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肾虚和肾衰竭是两种不同的肾脏问题,前者属于中医概念的功能性失调,后者是西医诊断的器质性病变。
肾虚是中医术语,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等亚健康状态。其发生与先天不足、劳累过度、久病体虚等因素相关,通常通过中药调理、针灸、饮食起居调节等非药物手段改善。常用调理方剂包括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但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肾衰竭指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病理状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肾衰竭多由严重感染、药物中毒、创伤等导致,表现为尿量骤减、水肿、电解质紊乱;慢性肾衰竭常继发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伴随贫血、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症状。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医疗手段干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碳酸氢钠片、呋塞米片等,但所有治疗均须严格遵医嘱。
日常需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若出现严重水肿或无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