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15天通常处于纤维性骨痂形成期,属于愈合早期阶段。此时局部肿胀疼痛减轻,但骨痂强度不足,需严格保护患肢。
骨折15天时,断裂部位开始形成纤维性骨痂连接。X线检查可见骨折线周围出现云雾状阴影,这是新生骨组织开始生长的表现。患处疼痛感明显减轻,但按压或活动时仍有不适。肿胀程度较初期下降,皮肤淤青逐渐吸收。此时骨折端稳定性仍较差,轻微外力可能导致再次移位。
部分特殊情况如开放性骨折、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感染时,15天可能仍处于炎症反应期。局部红肿热痛持续存在,甚至有脓性分泌物。高龄、糖尿病、营养不良患者骨痂形成速度较慢,骨折线清晰可见。这类情况需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骨折15天应继续制动固定,定期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可适当进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避免吸烟饮酒,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如出现固定松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黑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
轻度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轻度升高,临床症状较轻微,可能仅表现为心悸、多汗、易怒等。中度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体重下降、手抖、失眠等表现。重度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临床症状严重,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甲状腺危象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甲亢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限制含碘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