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脾气越来越暴躁可能与遗传倾向、生活环境影响、生理问题如激素水平波动,以及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相关。改善情绪需要找到根本原因,同时综合调整心理、生活习惯和必要的药物管理。
1、遗传因素的影响
暴躁脾气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一些研究发现,某些性格基础和情绪调控能力可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如果家族中存在情绪容易失控的成员,后代可能具备一定的遗传倾向。但遗传并不是绝对决定因素,通过对情绪控制技巧的训练可以有效改善。
2、外部环境的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争吵频繁或者生存环境恶劣的状态下,人容易产生暴躁情绪。例如,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可能成为“导火索”。针对这一点,建议尝试改善环境,比如通过沟通解决矛盾、适当放松或离开让人情绪困扰的环境等。
3、生理因素:激素水平和其他健康问题
生理上的激素变化也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经前综合症、雄性激素过高或焦虑症等都可能诱发脾气变暴躁。这种情况下,建议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必要时可通过适当药物如调节甲状腺功能的药物或内分泌治疗来缓解情绪问题。
4、心理状态的潜在问题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或曾经历过创伤事件,控制情绪的能力会显著减弱,导致暴躁成为应激反应的一部分。心理咨询在此时显得非常重要。临床心理学治疗方式,如认知行为治疗CBT、情绪调节训练等,能够有效帮助调整心理状态,缓解情绪波动。
5、改善情绪的策略
1运动释放法:适度有氧运动,例如跑步、瑜伽或快步走,可以释放身体中的压力激素,调节情绪。
2饮食调控法:增加含有镁、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坚果、香蕉和深绿色叶菜,加强脑神经功能。
3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坦诚表达情绪困扰,同时减少与容易引发争执的个体交往。
当发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时,及时关注自身状况并寻求专业帮助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解决压力源和科学治疗可以逐步缓解情绪问题。如果暴躁状态持续并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尽快预约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化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