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可通过按摩太冲穴、期门穴、膻中穴、阳陵泉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肝郁气滞多与情绪压力、作息紊乱等因素相关,按摩需配合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
1、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可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者常伴胁肋胀痛,可配合柴胡疏肝散等中药调理。
2、期门穴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按压能缓解胸闷嗳气。长期情绪不畅易导致肝气横逆,需注意调节情志。
3、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按摩可宽胸理气。肝郁化火者可能出现口苦咽干,建议搭配栀子豉汤等方剂。
4、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刺激该穴有助于疏肝利胆。肝气犯胃时易出现食欲不振,可辅以逍遥丸调理。
穴位按摩需配合规律作息与情绪管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疏肝解郁类中成药如丹栀逍遥丸、舒肝和胃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