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需注意饮食管理、病情观察、药物使用、心理支持和预防复发等方面。
1、饮食管理: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需禁食,待出血停止后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饮食应以易消化、低纤维、低刺激为主,避免过硬、过热、过冷的食物。可适量摄入米汤、藕粉、牛奶等,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但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观察呕血、黑便的频率和量,记录尿量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若出现头晕、心悸、冷汗等症状,需警惕再次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
3、药物使用: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液每次0.5g,静脉滴注或奥美拉唑每次40mg,静脉注射。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4、心理支持: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常伴有焦虑、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5、预防复发: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吸烟,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若存在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治疗,降低出血风险。
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小米粥、蒸鸡蛋等,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病情恢复情况。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尽快康复,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