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谷胺酰转肽酶高可能由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胆道梗阻、肝炎等原因引起。谷胺酰转肽酶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升高通常提示肝脏或胆道系统存在异常。酒精性肝病是常见的生理性因素,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损伤,进而引起酶水平升高。药物性肝损伤则与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有关,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等。脂肪肝也是常见原因,特别是肥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胆道梗阻可能由胆结石、肿瘤等病理性因素引起,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肝炎则包括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均可能引起酶水平升高。针对谷胺酰转肽酶高的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干预。酒精性肝病患者需戒酒,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脂肪肝患者需通过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方式改善肝脏脂肪堆积。胆道梗阻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如胆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等。肝炎患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或免疫调节治疗,具体药物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日常护理中,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运动方面,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谷胺酰转肽酶水平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有助于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