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言语不清、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和昏迷。酒精中毒是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急性中毒状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恶心呕吐早期酒精中毒常表现为胃部不适和反复呕吐。过量酒精刺激胃黏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伴随上腹部灼痛。若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提示胃黏膜损伤加重。此时应停止饮酒并侧卧防止误吸,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或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
2、言语不清随着血酒精浓度升高,会出现发音含糊、语句不连贯等语言功能障碍。这是酒精抑制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所致,常伴有注意力涣散和逻辑混乱。需立即停止饮酒,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合并外伤或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脑出血等并发症。
3、步态不稳酒精影响小脑平衡功能时,会出现行走摇晃、跌倒倾向等共济失调表现。此时患者可能伴随瞳孔扩大和眼球震颤,跌倒后易发生颅脑外伤。应协助其平卧并约束肢体活动,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加重中枢抑制。
4、意识模糊重度中毒时出现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表现为不认识亲友、答非所问等意识状态改变。此时血酒精浓度多超过300mg/dL,可能伴随体温下降和呼吸抑制。需紧急送医进行纳洛酮注射和生命支持,禁用咖啡或冷水催醒等错误方法。
5、昏迷最危重阶段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可能伴发呕吐物误吸、呼吸骤停或低血糖休克。需立即采取稳定侧卧位并呼叫急救,医院会进行气管插管、血液透析等抢救措施。长期酗酒者可能出现韦尼克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酒精中毒需控制饮酒速度和总量,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后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表现时,应立即停止饮酒并补充糖分。慢性酒精依赖者应逐步戒酒,突然停饮可能诱发戒断综合征。若发现他人严重醉酒,应移除周围危险物品,每15分钟检查呼吸脉搏,昏迷患者必须保持侧卧位直至医疗人员到达。
酒精中毒需立即停止饮酒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者需就医洗胃或静脉补液。酒精中毒主要与饮酒量过大、饮酒速度过快、空腹饮酒等因素有关,可能表现为呕吐、意识模糊、呼吸缓慢等症状。
1、停止饮酒发现酒精中毒症状后需立即停止饮酒,避免进一步摄入酒精加重中毒程度。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甚至昏迷。若患者仍有意识,可让其饮用适量温水帮助稀释胃内酒精浓度。
2、保持体位应将患者置于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头部可适当垫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酒精中毒者常伴有呕吐反射减弱,仰卧位时呕吐物易堵塞气道导致窒息。需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周围环境通风良好。
3、观察体征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酒精中毒严重时可出现呼吸频率低于8次/分、瞳孔散大等危险征兆。若发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或意识丧失超过6小时,提示可能并发韦尼克脑病需紧急处理。
4、医疗干预重度中毒者需及时送医进行洗胃、导泻等清除未吸收酒精,静脉输注葡萄糖和维生素B1预防并发症。医院可能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酒精对中枢的抑制,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加速酒精代谢。昏迷患者需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5、后续护理中毒症状缓解后24小时内应持续观察,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恢复期需补充电解质溶液纠正脱水,食用米粥等易消化食物。长期酗酒者建议进行戒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戒酒硫片等药物辅助戒断。
酒精中毒恢复期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选择清淡流质食物如藕粉、米汤等,少量多餐减轻胃肠刺激。日常需严格控制饮酒量,避免空腹饮酒或多种酒类混饮。出现心慌、手抖等戒断症状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急诊科就诊评估。家庭成员应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家中常备解酒护肝药物如葡醛内酯片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