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心脏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其好处包括改善心律紊乱、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脏突发事件风险,但也存在一定的坏处,比如手术并发症、少数患者复发风险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
1、心脏消融术的好处
a. 改善心律紊乱
心脏消融术通过高频电能或冷冻能量破坏形成异常电信号的组织,可有效治疗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问题,让患者的心跳恢复到正常节奏。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副作用明显的患者,消融术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b. 提高生活质量
消融术能显著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让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避免因心律不齐引发情绪焦虑和生活限制。
c. 降低心脏突发事件风险
心律失常如房颤会增加中风或心力衰竭的风险。通过消融术消除异常心律,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2、心脏消融术的坏处
a. 手术并发症
消融术虽为微创操作,但仍可能存在并发症风险,如局部血管损伤、感染等。极少数情况下,手术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损伤,如食道或膈神经。
b. 少数患者复发风险
尽管消融术的成功率较高,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复发现象,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尤其是高龄患者或基础心脏功能较差者,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c. 费用较高
心脏消融术需要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因此价格通常较高,尤其是对无医保人群或所处地区医疗资源有限的人而言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成功手术后可减少长期药物依赖,也是一种长期经济上的平衡。
心脏消融术对心律失常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术前需与心内科医生充分沟通,评估手术适应症及预期效果,术后则应定期复查、监测心脏情况,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