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伴错位通常需要手法复位或手术干预。掌骨骨折的处理方式主要有闭合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
1、闭合复位外固定对于轻度错位的掌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恢复骨骼正常对位关系。复位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固定范围需包含腕关节及邻近掌指关节。复位后需立即拍摄X线确认复位效果,固定期间避免患肢负重或剧烈活动。
2、切开复位内固定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需行手术治疗。常用方式包括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术中需在影像设备辅助下精确复位。术后早期需配合冷敷减轻肿胀,2周后拆线并开始被动关节活动,6-8周后根据骨痂形成情况逐步恢复抓握功能。
3、功能锻炼拆除固定装置后需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初期以热敷配合手指屈伸练习为主,逐渐增加抗阻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康复过程中出现明显疼痛或肿胀需暂停训练,必要时使用红外线理疗或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或迈之灵片改善局部水肿。骨折愈合期可配合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合并神经症状时可加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5、定期复查复位后第1周需复查X线排除二次移位,之后每2-3周复查直至骨折线模糊。复查内容包括影像学评估和功能检查,医生将根据愈合情况调整固定时间或康复计划。若发现固定松动、皮肤压迫等情况需立即就诊处理。
掌骨骨折错位后应保持患肢抬高制动,48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饮食需增加牛奶、鱼肉等富含钙质食物,配合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康复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摄入影响骨愈合的药物。功能恢复需循序渐进,6个月内避免拳击等高风险运动,定期进行握力测试评估恢复效果。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关节僵硬应及时复诊,必要时接受关节松解术等二次干预。
掌骨骨折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体方式需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决定。
局部麻醉适用于简单闭合性骨折复位手术,麻醉药物直接注射至手术区域,起效快且对全身影响小。医生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或罗哌卡因注射液进行浸润麻醉,能有效阻断痛觉传导。患者术中保持清醒但无痛感,术后恢复较快,可能出现短暂注射部位肿胀。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适合复杂骨折或需长时间操作的手术,通过腋路或肌间沟入路阻滞整条手臂神经。常用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使用,麻醉效果可持续数小时。该方式能完全消除患肢痛觉且肌肉松弛良好,但可能出现暂时性手指麻木或霍纳综合征。
术前麻醉医师会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药物过敏史及凝血状况,选择合适麻醉方案。建议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避免麻醉相关呕吐风险。术后需监测患肢血运和感觉恢复情况,麻醉消退前避免用患肢持重物,出现持续麻木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